May 08, 2008

老師

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不把我的孩童時代計算在內,在一起十年的前任該是我人生第一位「老師」。那時,入世未深的我把他視為神明,奉他的話為聖旨。

我曾以他的角度及閱歷去看世界,好像從來沒有太過行差踏錯,有時還不免沾沾自喜,以為我可以跳過那些所謂必經的錯誤而提早進化。

原來時間尚早。

十年一晃過去了,怎麼「老師」的話變得不值一哂,不再是金石良言?我從沒有細想,到後來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我成長了,而他仍留在原地。

沒有甚麼比目睹你曾欣賞、仰慕的人倒退更讓人惋惜。原來,一起並肩成長並非必然的事。

自問沒有聰穎的天資,但也不至於是個蠢鈍兒。我只是個不太長進又慵懶的人。我常安慰自己,知足常樂也可以是人生真理。但可笑地,我卻對愛思考的男仕情有獨鍾,也總不免仰慕有學識的智者。我總不自覺地尋找生命中的良師,祈望那些人在我迷惑時給我一點指引,陪著我渡過生命中的難關。

可能源於這些情意結,因此實在不能接受比我還不愛用腦的伴侶,即使他有六呎高或生得超帥。

每個人都有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每當遇到生命裏任何一位「老師」時,我都會樂於享受並好好把握那些「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的機會。

May 06, 2008

名字

朋友的女兒差不多兩個月大了, 他們夫婦為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喚作「子晴」。

子晴,子晴,仿佛已能預見她將會是開朗活潑,充滿陽光氣息的小天使。

我的中文名字,由於是以國語為基礎去取的,因此在用廣東話的香港人眼中是個頗為怪誕的名字。據說,由於我出生時母親經歷過頗為危險的難關才能順利把我生產,而那時又正值隆冬下雪的季節,所以他們取了那兩個字。將我比喻為高峰上的梅花,希望能抵禦冬季的風霜,順利迎接春季的來臨。這當中,還包含了祈望我長大後有一點巾幗英雄的成就。

嗯,如果父母能在改名字之前可以預知子女將來的個性,想必,定能為我取一個更貼切一點的名字。

我從來沒有嫌棄自己的名字,但我覺得那和我的個性簡直是個錯配。我丁點兒未能發展出那種剛強的特質,相反還頗喜歡依賴別人。

幸好,我明白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要從那堆艱深的中文字裏取個動聽又易記的名字實在並非易事。所以,自己也好像從沒有幻想過自己將來兒女要取個甚麼名字。

反而,相對起來比較沒那麼複雜的英文,我卻好喜歡Chole及Natalie這兩個名字。

我無法解釋很喜愛的原因。但假如,我仍會擁有自己的女兒,我必定會給她們取這兩個充滿文藝氣息,不落俗套的好名字。

寫到這兒,我不得不為自己的無聊而失笑。連「供應商」還未找到的時候,卻在想著「產品」名稱的事情,真是無聊得可以?!

掛念

我很了解男人都是怕麻煩, 怕壓力的動物, 因此除非是本身極度的不快, 否則與你共處的時光,我總會盡力把氣氛變得輕鬆及愉快。不知, 你是否察覺到, 我總愛把所有嚴肅及認真的話題都以半開玩笑的形式與你調笑著道出。

然而, 如果你心夠明淨, 應當明白那些是玩笑當中的真言。

你說這個週末的下午, 將會因為要送行至親而感到傷懷。

我怎會不明白那種不捨的感覺。

有一種掛念, 是即使尚與對方緊靠在一起, 已深切地感到那種即將告別的離愁及在下次再碰面前朝夕的思念。

今天, 你在電話裏開玩笑說因為掛念我, 所以才多次致電給我, 我只是淡然地笑著回應你。

因為, 我敢肯定,關於掛念,我體會的必定比你更多。

有時, 我很想忘記別人曾狠狠給我的教誨。

站在你面前, 我只想坦白的告訴你,

親愛的, 我時刻都掛念著你。

May 05, 2008

死亡

我從他的書架上漫無目的地看著,大部份都是些金融投資類別的書,全非我的那杯茶。直至看到這本"Tuesdays with Morrie - by Mitch Albom"由白裕承譯,我才抽起來看看。

剛好,他回到位子來,說也想介紹我看這本書。不過他提醒,這書可能有點悶,看得他幾乎睡著了。我不盡信。試過之前在台灣買了本甚麼情慾小說,看不到一本已悶出鳥來,由此可知,書是否看得投入也得看機緣。

書看了一半,還不至於太悶(可能我也是個悶人,最不怕悶)。有些地方,也看得有點感動,可能因為故事乃真人真事輯錄而成的緣故。內容主要是講述Morrie生命將要慢慢地步向終結時,他自己如何引領不同的人從死亡中體悟不一樣的人生。

現實中,我們這些7字頭出生的人,也開始漸漸間接地接觸到死亡。上個星期,剛好收到兩位不太來往的親戚患上癌症的消息。其中一位,發現時已證實為末期的肺癌,有聽過這類病症的人都應該明白,對於末期肺癌來說,做化療也好,做手術切除病變組織也好,都只是在等時日過而己。殘酷一點來說,即是只能從極級的痛苦及稍稍輕微的痛苦中選擇如何地走畢自己人生的路。兩者對病者或家人來說都是個折磨。

家人週日前往探病,我卻婉拒前往。原因卻是基於自私的理由。

除非那是我十分重視或非常親密的人,不然的話,像我這種一向都容易出現負情緒及對悲傷事情極端敏感的人實在不太能承受面對一位行將死亡的病者。光是看著那書描述臨終病者的情況己教我內心沉重,更別說要我面對我認識的人了...。

試過一兩回,借書給我的朋友說不知何解,最近看著自己的家人及女兒時,愈來愈害怕死亡。這種時刻,我大都以緘默作為回應。我想,害怕死亡是正常不過的事吧,因為我們都仍在世,對於未知的事大都會有著某些程度的恐懼。另一方面,當然是由於對塵世的留戀及不捨。

現代人都愛抱怨,可是一旦這一刻上天將要收回你的生命,我們才會發覺以往那些被抱怨的種種,統統對我們來說都是那麼珍貴,我們怎捨得就此撒手人寰?

書的主角有幾句這麼說:
我那時會悲傷。...為我失去的東西悲傷。我悲傷我這種緩慢無情的死法,然後我就停止悲傷。如果必要,我會好好哭上一場,但哭過後我會專注在生命中未失去的好東西上面....」

死亡,是件悲傷的事...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來看我的人,有許多都不快樂。」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顯然,要跨過那些恐懼而坦然地面對死亡乃需要不一樣的經歷及無比的智慧。在未達這種超然的層面時,我想我們能做到最好的事,就是專注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當然,這包括學習並實行如何付出愛與接受愛。

May 04, 2008

安琪兒

還記得那套很經典的醫生電視劇裏,男主角回應朋友說他會為最深愛的女人做最艱巨危險的腦部手術以作為愛她的支持。他要默默地與她一起戰勝難關。

對於愛的表達手法,人人都不同吧。尤其出自男人與女人身上的差別更甚。

在面對親愛的母親時,我想我就仿佛變身成那些該死的男人們一樣,很少把「愛」這個字喧之於口。

近年來,除了與她那些僅餘的閒話家常時間,我只能籍著為母親修眉、恤髮、塗抹指甲油、為她化個漂亮的妝然後很欣慰地看著她高興地出門赴會這些零碎的相對時間作為表達愛的微小心意。不像幼年時候,母親把我視為安琪兒一樣,把最好的都留給我,把心思都放到女兒們身上,只要看著我們健康愉快地成長已無憾。

我怎會不懂呢。然而,「我很愛你,媽媽」這幾個字總是好像卡在喉嚨裏一樣,說不出口。縱使,經過這些年,我很明白母親的愛有多偉大,對我有多重要。

媽媽,其實你有所不知,你永遠也是我心中的無名英雄。能夠成為你的女兒,必是我幾生修來的福氣。

今天,很難得地平常繁忙的我與阿妹及老父都能集合一齊提早慶祝母親節。我相信今晚將會渡過一個愉快的晚上。